MTI教育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MTI招生MTI教学MTI学位MTI秘书处职业发展下载中心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栏目导航 > 最新动态 Latest News > 正文
讲座回顾:英汉对比分析与翻译策略推导——谈谈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的新路径
2018-11-14 11:30  
[字号: ]

11月8日下午,我院于六教B108举办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第166讲,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尚新受邀进行主题为“英汉对比分析与翻译策略推导——谈谈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的新路径”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李明教授主持,副院长邢杰等老师出席讲座。

 

讲座现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翻译大繁荣的时代,翻译研究的各种理论和路径日益丰富,层出不穷,但与翻译研究总体的兴盛相反的是,从语言角度探讨翻译的研究日益减少,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翻译本体逐渐偏离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尚新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掌握从语言对比的视角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英汉语言之间的异同进行翻译认知,是进行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和基石。

讲座开始,尚新通过两个语言研究和翻译相结合的实例引入主题。其中一个例子是对比分析朱生豪、卞之琳、陈国华等文学大家、翻译大家对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的翻译,尚新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句中用定冠词“the”而不用不定冠词“a”的原因以及“the”的最佳译法。从例子中,听众们领会到了英汉对比与翻译之间存在的关系。

 

主讲人尚新教授

 

接着,尚新教授梳理了语言对比研究的发展历史,对语言对比研究领域的中外专家和前辈的研究成果及特点进行了梳理,说明了语言对比研究是如何逐步与翻译联系在一起的。在前人的基础上,尚新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一条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的新路径,即“从对比看类型,从类型看规律,从规律看策略,从语料看验证”。这条新路经的具体思路如下:研究人员需要先确认某个元素是两个语言共同对比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始对比甲乙两种语言,根据从甲语言中得出的表达特征看乙语言是如何实现这些表达的,进而形成一种类型学的特征归纳,接着再从甲语言和乙语言之间的类型特征寻找二者之间的对应规律。发现规律后应当用足够多的语料去进行验证。如果这个规律成立,那么就可以发展为一种翻译策略指导翻译实践和翻译评价。最后,尚新还结合了若干英汉翻译实例证明此路径的可行性。

本场讲座受到我校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欢迎,现场座无虚席。在讲座中,尚新教授与观众们频频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附:尚新教授简介

尚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上海海事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上海外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海事大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上海海事大学首批学术创新团队“英汉对比与翻译”负责人,外国语学院“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科方向带头人。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英汉时体类型学特征与语际翻译转换策略研究”),参与2项;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项;主持完成中国科协——中国航海学会大型横向项目“海事专利翻译”2项;目前主持在研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2项;完成校级研究生重点课程项目1项“英汉对比与翻译”,目前主持建设上海市重点课程1项“汉英笔译”。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编著6部。

专著《英汉时体类型与翻译策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于2016年荣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网评为上海海事大学“十大魅力导师”荣誉称号,2018年获评上海海事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关闭窗口
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Latest News 
 通知公告 Notices 
 教务信息 Announcements 
 学术讲座 lectures 
 中心师资 Faculty 
 管理制度 Regulations 
 对外交流 Exchange 
 信息资源 Resources 
热门文章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TI教育中心 510420 020-3620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