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的统一标准。未来,英语教学及考试将有统一的能力指标体系和标尺。

口笔译量表专家研讨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将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九个等级,能力总表涵盖了语言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构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等能力总表。量表中的笔译和口译能力量表,是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创新之处,填补了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其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工作主要由我校翻译学院的研究团队承担。穆雷教授为口译能力量表项目组组长,青年教师王巍巍、许艺、邹兵,博士研究生李希希、王莹、傅琳凌、李雯,硕士研究生杨扬、郑桂芳,博士毕业生伍志伟、吕立松、赵护林、刘建珠等为项目组成员。此外,我院教师王丹、欧阳倩华、余怿多次参与口译能力量表描述语修订及量表研讨工作,为量表的研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口译量表团队讨论
自2014年12月起,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研制历经总体方案设计、描述语收集与分类、描述语审核与修改、描述语分级验证和量表修改与意见征集阶段。此前,国内外尚未有面向教、学、测的口笔译能力量表。因此,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工作没有相应的量表作为参考,需做大量的前期构念梳理与描述语收集整理工作。研制期间,翻译学院研究生与教工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量表研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口译量表团队参会
口译能力等级量表旨在为翻译教学和测试的开展提供支撑,促进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项目组今后将持续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此不断改进与完善量表。量表在口译教学大纲制定、口译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口译评估中的应用亦有待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