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5月3日下午,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第170期在广外北校区六教B108精彩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何刚强纵谭翻译研究者治学。我院副院长蓝红军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何刚强便指出——翻译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不是单凭懂点外文或搞过一点翻译实践就可以有资格进入的。以学术的要求而论,真正从事翻译研究有成就、有贡献者,除了兼备中外文的良好基础之外,更要具有相当的人文、社科的通才视野。以中国近现代的翻译研究大师级人物为例,严复、林语堂、钱钟书、王佐良、许国璋等人,都莫不以深厚的国学基础、广博的文史哲修养、中外文的笔走龙蛇而留下珍贵的研究遗产,名播海内外。
然而21世纪的学术越来越像画地为牢,专业分得越来越细,学术视野走得越来越狭窄。许多翻译研究领域的学者都不具备一般的通才视野或能力,以至于在进行翻译研究时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要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成为真正的学者呢?何刚强从五个方面给出了解决之道:读原著、厚基础、善思辩、望前沿、勤笔耕。首先要“读名著”,细读、扎扎实实地读、反复读。读原著是硬道理,不认真研读原著,理论与认识上的新发现、新发明都无从谈起,也很难对一些问题或观点提出严肃的质疑或不同的看法。其次要“厚基础”,翻译研究越来越显现出跨学科的特点,这要求研究者对其它学科的知识有尽可能广博的涉猎。接着要“善思辩”,学而不思则罔,要综合利用抽象思维和实用思维等不同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第四点要“望前沿”,学者要关注国内外译学及相关的学科发展动向,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和思想。最后还要记得“勤笔耕”,研究生与教师都有发表文章的需要,要学会写文章,就要练笔。在讲座的过程中,何刚强教授结合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事例和翻译实例进行讲解,使整堂讲座妙趣横生。
研讨会现场
讲座结束后,何刚强和听众们移步六教三楼会议室围绕“中国学者如何在翻译理论创新中有所作为?”这一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何刚强先对我院博士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了解,并分享了对自己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以及成果展示的方法。何刚强建议博士生们加强中英文双语的深度阅读,同学之间要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接着,何刚强提出了导师以科研项目带动博士论文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在博士论文方面,何刚强建议一定要“小题大做”,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追求充分的论述和钻研,要有闪光点和创新力。随后,针对听众的提出的困惑,何刚强联系了国家环境和翻译研究领域的现况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在回答中,何刚强反复强调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并鼓励青年人积极投身于基础翻译理论的研究。最后,何刚强表达了对广外青年学者的殷切期待,他嘱咐年轻人做学问既要有雄心抱负,又要沉得住气,还要关注新的现象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使研究项目更好地与社会相契合。
从何刚强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学者的风范、人文素养和治学态度。讲座和研讨会结束后,我院老师和学子都表示何教授的思想带给了他们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附何刚强教授简介:
何刚强,男,农历1949年12月出生,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主任,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曾担任两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上海翻译》主编。
早年就读于杭州大学外语系。1983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两度)担任原外文系副系主任,还担任过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管研究生的副部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潜心研究翻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主讲翻译及翻译研究的系列课程,指导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生与博士生。曾去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已出版专著五本,译作两部,教材两本;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现担任全国翻译专业一个系列(笔译)教材的总主编,其中含代表复旦翻译专业特色的五种教材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复旦大学名师;2007年被复旦大学研究生群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名之一);2009年所主持的“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复旦大学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创新探索”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主讲的“翻译理论与策略”被评为2010年上海高校精品课程;所开设的“翻译研究导论”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定为重点建设课程;所主持的《论语》海外英译全译本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趣结项优秀等级。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创先争优·师德标兵"。